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科研处组织校社科联、科协、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围绕“科教兴国战略”“高质量教育体系”“关键核心技术”三个关键问题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一、立足区域,做有组织科研,支撑高质量发展
深刻领会科教兴国新战略。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深刻剖析我校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化布局不足和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求支撑不够等问题,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坚持战略引领、组织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的指导原则,探索“公司化”和“产学研创”一体化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变革我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运行的应用技术创新协同中心运作机制。
二、搭建平台,走内涵发展路,聚合科技硬实力
深刻理解创新发展新思想。以专业群为主体,多路径争取省级科研平台,打造“11233”技术技能创新平台集群。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社科联等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着力打造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省大学科技园、省工程研究中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科研平台。不断完善和创新科研平台建设和服务机制,加大投入,努力改善科研平台条件,构建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提升区域科研联合体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三、克难攻坚,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新发展
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新要求。发挥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主体作用,以玄武岩产业技术发展为重点项目,积极构建“机理研究-资源开发-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的全产业链研究框架结构,通过协同创新技术研发、权威检测和成果转化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区域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服务。